首页 发现文章正文

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 木本茎有什么植物

发现 2022年12月18日 18:25 211 星星苗木网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以及木本茎有什么植物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秋季种植移栽白皮松是最佳季节,中间该注意什么问题?

说到树木移栽你最先会想到哪个季节?相信很多人脑袋中最先冒出来的应该是春季。其实园林苗木从事者都知道树木最佳的移植季节就在春、秋两季,这个时候的苗木移栽成本较低,苗木成活率高。

虽然说这两个季节是苗木移栽的最佳季节,那么,春秋两季相比,哪个季节种植的树木成活率更高呢?

不同的苗木适宜不同的季节移栽

若是单纯的说秋季或者是春季移栽成活率会更高,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太过绝对了。每种苗木的生长习性不同,就决定了它们最佳的移栽的季节是不同的。

春季气温回升,一些耐寒性较差的常绿阔叶苗木,或者是一些肉质根系的苗木,就适宜在温暖的春季来进行移栽。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这个时候适宜移栽的树木应以耐寒性高的树种为主,这些树种相对来说不畏寒冷,算是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根系还能康复成长,所以成活率较高。

那么哪些树木在秋季移栽的成活率更高呢?

1)落叶类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银杏、黄栌、国槐等

2)常绿针叶类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雪松、白皮松、华山松、油松等

3)低矮灌木类: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

秋季苗木移栽想要提高成活率,需要注意什么呢?

1)移栽时间的选择

虽然秋季苗木移栽的成活率会比较的高,但也是需要做好时间的选择的。对于落叶苗木,栽植时间自苗木落叶至土壤结冻前均可栽植,这个时间也就是于11月中下旬栽植。对于常绿针叶类苗木,最佳的移栽时间是10月中旬至11中旬。对于低矮灌木,于10月下旬至结冻前这一段时间均可栽植。

2)苗木移栽方法

苗木移栽时间确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苗木移栽方式等的选择了。受秋季气候特征的影响,苗木移栽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个时期的苗木宜裸根苗移栽,需要将土球的包裹物草绳、布条、美植袋、遮阴网等进行拆除,然后再覆土。

同时,为了防治苗木的根系受到冻害,秋季苗木移植宜深不宜浅,选择深坑移栽或者是浅栽高培土,等到气温回升再将多余的土给扒开,既能保护苗木根系不遭受冻害,还有利于苗木的生根、以及后期的生长。

3)做好浇水管理

秋季苗木移栽之后,需要做到浇足浇透。首先。需要再苗木移栽之后立即给苗木进行浇水,切记要浇足浇透哦!随后,就需要根据苗木移栽的时间来确定浇水的次数。一般来说,10月中下旬移栽的树木,需要浇三水,移栽后立即浇水,10天之后交第二次水,再过15天浇第三次水。11月初种植的树木,需要浇水2次,第一次还是刚移栽的时候,第二次就选择再之后的10-15天的时候。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初的,就只需要浇一次水。

4)苗木防寒越冬

秋季是气温逐渐降低的季节,很快就会进入到寒冬季节,为了防止新栽苗木冻伤、冻死,在移栽后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首先适当加深栽植,避免土层过薄根系受冻。然后需要及时做好保温布、草绳、防风帐等措施,避免严寒侵袭。对于一些耐寒性较差的树木们,可以覆盖地膜等,增加地温。

落叶宿根草本花卉有哪些?

1.菊花(九花、黄华、秋菊)

1.形态特征为菊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株高50~120厘米不等,全株疏生柔毛。根为须根系,白色至褐色。茎多直立,有的匍匐生长,常长成亚灌木状,有纵棱,绿至褐色。叶互生,具较大的锯齿和缺刻;叶形因品种不同变化多端,叶柄粗壮,托叶或有或无。头状花序单生或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头外围为舌状花,相当于花瓣,花盘中央为筒状花,相当于花心;花头直径小的2~3厘米,大的可达30~40厘米,色彩极为丰富,除没有黑色品种外,几乎包罗了世上所有的色彩。筒状花授粉后结出瘦果,种子含在里面不能与果皮分离,果熟期12月到来年2月,种子寿命3~5年。花期9~12月,还有6~7月间开花的夏菊。

2.变种和品种(1)按照花头的大小可分为大菊系(18厘米以上)、中菊系(9~18厘米)、小菊系(9厘米以下)。

(2)按照植株的形态可分为直立型(多为中菊和大菊系品种)和匍匐型(多为小菊系品种)。

(3)按照花期早晚可分为夏菊(6~7月开花)、早菊(9~10月开花)、秋菊(10~11月开花)和寒菊(12~1月开花)。

菊花的品种极多,我国就拥有大菊系菊花品种上千个。按照花型大体上可分为单瓣型、球型、圆盘型、毛刺型、托桂型、卷散型、飞舞型、松针型、莲座型、丝发型、垂珠型、芍药型、翎管型、荷花型、龙爪型、鹰爪型等等。

3.习性原产于我国,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喜阳光充足,秋季凉爽,冬季无严寒的气候条件,要求地势高燥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以及富含腐殖质、肥沃而又疏松的中性土壤,较耐旱也耐轻碱。菊花的绝大部分品种都是短日照植物,只有在日照时间缩短到14个小时以下时才能分化花芽,因此,立秋后才能开花。

4.繁殖方法在专业园林培养艺菊中的菊树时,是用黄蒿或青蒿做砧木进行嫁接;在杂交育种时应按照小粒种子的播种方法进行播种;家庭培养菊花均进行扦插。

菊花的再生能力强,不论采茎段还是带有腋芽的叶片均可插活,而以脚芽扦插最便捷,不但成活率高,花苗生长也比较健壮。

扦插时应在花期采靠近盆边滋生出来的拖头脚芽,这种脚芽拱出土面后小叶相互抱合而不立即展开。采芽时用小刀插入盆土将它们与主根相连的部位切开,不要向外拉扯,以免脱皮而降低成活率。

扦插基质最好用旧盆土或不加肥的培养土。采下来的脚芽如果过长或带有根系,应当把下部分切掉,让它们重新生根,使扦插苗得到彻底更新。扦插不要过深,以2.5厘米为宜,以防腐烂。

扦插时应使用小盆,每盆只插一个品种,并插设品种标牌。插后把水浇透,放在不结冻的冷室,保持10℃左右的低温,让它们慢慢生根。

5.栽培和养护菊花的栽培和养护因栽培形式不同而不同,常见的栽培形式有独本菊、多朵菊、大立菊、悬崖菊、菊树、小,菊盆景和案头菊等。家庭培养的菊花大都是独本菊、多朵菊和案。头菊,现将它们的栽培方法和养护要点分述如下:

(1)独本菊又叫标本菊。它以大菊系中的优良品种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只栽培一根茎秆而形成独本,上面只开一个花头。这种栽培形式能充分显示该品种的优良特征,如果栽培得法,一个花头铺开的直径可达30厘米以上,是菊花展览会上的主要参赛形式,特别适合在家庭居室内陈设。

要想养好独本菊,应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

●冬存每年秋末冬初菊花盛开时,选花型端正,生长健壮的植株做母本,挖掘盆边滋生出来的抱头脚芽做繁殖材料,用旧盆土或面沙插入小盆,每盆可插数枚脚芽。插后把水浇透,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待萌发新根后再移到不结冻的冷室或楼道贮存。以后每周检查一次盆土的干湿情况,可干透不要浇水,室温不要超过6℃,让菊苗停止生长,在半休眠状态中渡过冬季。

●春种3月下旬到4月初把冬存的扦插苗取出来,用沤制好的腐叶土(最好是柳叶土)分别栽入18厘米口径的花盆中,每盆栽1棵,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从5月上旬开始,每隔10天追施一次油粕水等有机肥液。随着茎秆的加长生长,尽早把叶腋间萌生出来的腋芽抹掉,不让它们抽生侧枝;待茎秆长到50厘米左右时把先端的生长点掐掉。摘心后茎秆就不再加长生长了,从而促使根标上的不定芽萌发而抽生脚芽,这时应追施1~2次磷酸二氢钾500倍液,促使脚芽加粗生长,待脚芽长出5厘米左右时,保留靠近盆边的1枚粗壮脚芽,将其余的全部挖掉。

●夏定到了夏季,用保留下来的那枚脚芽来更新植株,叫做夏定。夏定的具体时间应根据不同品种花期的早晚来灵活掌握;早花种应在7月上旬进行,中花种应在7月中旬进行,晚花种应在7月下旬进行。

夏定的具体做法是:当春种后长出并保留下来的那根脚芽苗长到15厘米左右时,将根团从花盆中脱出来,拌掉外围泥土,只保留护心土,同时修剪外围老根。然后用加肥培养土重新栽入20~24厘米口径的花盆中。

上盆时,先在盆底垫上少许培养土,厚度不超过2厘米,然后把脚芽苗扶直放在花盆中央,让冬存时由扦插苗长成的那根老茎秆斜靠在盆边上,暂时不要把它剪掉,用它做辅养枝。填土时只填至盆深的1/3,把根颈部位埋住即可,墩实后浇水。

1.冬存后长出的老茎秆;2.春种后长出的脚芽苗;3.第一次填土深度夏定时暂时保留冬存后长出的那根老茎秆的目的是利用它的叶片继续制造碳水化合物,一方面可促使地下部分尽快长出新根,同时可保持原来老根的生命力,防止它们枯萎死亡。如果夏定时把老茎秆剪掉,会突然减少一倍以上的叶面积,盆土一旦积水就会烂根。

夏定20天后填第二次土,仍用加肥培养土填至盆深的2/3,这时新根已经长成,可把盆边的那根老茎秆剪掉。再过20天填第三次土,上面留沿口2厘米,以便浇水。分三次填土的目的在于形成老、中、青三段根,如果一次把土填满,埋入土中茎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会同时萌生新根,前期虽然生长旺盛,到了孕蕾阶段这些根系会同时老化,吸收能力会大大减弱,茎秆虽然长得很高,但花头不大。

●秋养立秋以后经夏定更新后的植株基本上完成了营养生长阶段,开始分化花芽,这时应当用小刀把叶腋间长出的腋芽逐个剔掉,防止它们抽生侧枝。每隔1周追施一次液肥,最好用麻酱渣水和磷酸二氢钾500倍液间隔施用;每次追肥前松一次土。盆土应间干间湿,盆下最好垫砖或倒置花盆,以防雨天盆内积水,否则茎秆下面的叶片会枯黄脱落。在正常情况下,茎秆顶端除了孕育一枚中央主蕾外,两侧还能抽生2~3枚副蕾,应分2次把副蕾剥掉;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中央主蕾受损,可用第一次剥蕾后保留下来的那枚副蕾来代替主蕾开花。

剥蕾后,应挑选和茎秆粗细相差不多的苇秆做支撑材料,刷上绿漆,紧贴茎秆插入盆土。苇秆的高度应超过植株,用塑料绳分几道将茎秆绑在苇秆上进行裱扎。花蕾透色后花梗就不再加长生长了。这时再紧贴花盘的底部把苇秆的先端剪掉,让秆头顶在花盘下面,再把花梗和苇秆绑在一起,以防花头过大而折断。

花头展开后应搬入通风良好的室内背光处陈设,尽量少浇水。如果发生蚜虫可喷布溴氰菊酯1000倍液,不会伤害花瓣。

(2)多朵菊选大菊系中花头较小的品种做栽培材料,在一盆之中栽苗1棵,通过摘心促使腋芽萌发而抽生侧枝,每枝开花1朵,每盆开花数朵。常见的有三本菊和景菊,前者开出3个花头,后者开出9个花头,主要供庭院和厅堂陈设,也可用来生产切花。

●三本菊清明节前后取出冬存的菊苗,用加肥培养土分别栽入20厘米口径的花盆中。待茎秆上长出3片叶子时进行摘心,促使下面叶腋间的腋芽充分发育,让它们抽生出3根茎秆,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待侧枝长到15~20厘米时翻盆换土,脱盆后抖掉外围宿土,同时修剪老根,然后用加肥培养土栽入25厘米口径的花盆中。

换盆后根系得到更新,盆土面积扩大,生长必然旺盛。立秋以后顶芽开始分化花芽,这时应抹掉茎秆上的全部腋芽,花蕾显现后剥掉副蕾,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每隔1周追肥一次,将油粕水和磷酸二氢钾500倍液间隔施用,同时裱扎3根苇秆来支持花头,从而养成三本菊。

●景菊它是在三本菊的基础上再次摘心,从而长出9根茎秆,每棵开出9个花头,因此,又叫做“三权九顶菊”。

景菊的花枝比三本菊多2倍,因此,春种应提早进行。3月中旬前把冬存的菊苗取出来,用加肥培养土先栽入20厘米口径的花盆中。当植株长到15厘米时第一次摘心,促使下面腋芽萌发抽生出3根一级侧枝。当一级侧枝长到15厘米左右时翻盆换土,上入25厘米口径的花盆中;生长10天后进行第二次摘心,促使一级侧枝上的腋芽萌发并抽生出9根二级侧枝,随着换入30多厘米口径的大花盆中,从而长成9根花枝。

立秋以后花芽开始分化,应及时抹掉二级侧枝上的腋芽,孕蕾后尽早剥掉副蕾。由于花枝多,花头不会长得很大,因此,不需要裱扎。

●案头菊这种艺菊的株高仅20~30厘米,并用小盆栽种,特别适合在窗台、案头或博古架上陈设,又叫矮化菊。具体做法有以下3种。

短截茎秆法为了压低植株的高度,在立秋前对独本菊的茎秆进行截短,然后利用剪口下面的腋芽萌生出来的新枝来代替老茎秆开花。由于新枝抽生不久就进入了短日照环境,其顶芽很快就能分化花芽而孕蕾,新枝也就不再加长生长了,因而大大降低了植株的高度,花头也相应变小。与此同时还应控制肥水来减少茎秆的生长量,从而达到矮化的目的。

药剂处理法用多效唑来处理独本菊可使植株矮化。多效唑是一种抑制茎秆加长生长的有机试剂,从8月中旬开始,每隔15天向植株上喷布一次每升20微升的多效唑溶液,也就是在1000毫升水中只溶入0.02克多效唑,共喷3次,可使植株变矮,不会影响花头质量。

推迟定植期6月上旬自菊花老本的盆株上采脚芽扦插,15天后分苗栽入15厘米口径的小盆中,只给它们2个半月的营养生长时间。9月份花芽开始分化,然后孕育花蕾并开花,这样的植株一般不会超过40厘米。

2.芍药(将离、没骨花、婪尾春)

1.形态特征为毛莨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具有粗状的肉质根。株高60~100厘米,初生茎红褐色。叶为二回三初羽状复叶,小叶三裂,裂片呈长披针形,无锯齿。花单生于当年生枝的顶端,有的着生在枝顶的叶腋间,具长花梗;单瓣花具8枚花瓣,也有重瓣花;有白、黄、粉、红、紫、瑰红等花色;花萼5枚,花落后宿存。花后结出瞢莫果,内含黑色大粒种子数枚,8~9月种子成熟。花期因地区不同而异,多在4~6月之间开花。

2.变种和品种(1)按花色可分为白色、黄色、粉色、红色和紫色品种。

(2)按花瓣和花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单瓣类花瓣1~3轮,雌雄蕊发育正常,无瓣化现象。

●千层类花瓣多轮,按其形态又可分成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等。

●楼子类外轮有1~3层大型花瓣,花心部分的雄蕊瓣化成的花瓣排列无层次,突出于外轮花瓣之上。

●台阁类全花分成上下两部分,中间由尚未瓣化或没有完全瓣化的变态雄蕊隔开,好似两朵花。

3.习性原产于我国。耐寒力强,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地下宿根可自然越冬,盛夏季生长停止。喜阳光,耐半荫,在疏荫环境下也能生长和开花。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忌盐碱,不能在低湿洼地上种植。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庭院中地栽的芍药应4年分栽一次。分株的正确时间是10月上旬到10月中旬,当秋末芍药的叶片刚刚开始发黑时将整墩株丛挖掘来,将一墩分劈成4~6墩,每墩的根际顶端应带有3~4枚未萌动的肥胖芽体,然后另行栽种。

分栽后到土壤结冻前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新栽的芍药在这段时间里能抽生出新的须根,这些新根的吸收能力强,可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来年春季就能开花。如果在春季分株,开花前新根长不出来,必然生长不良,更没有力量正常开花,故有“春天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说。

5.栽培和养护栽种前,选地势高燥的地段,按0.6~1米的株行距挖掘定植穴,穴深40~50厘米,先施入有机肥料,再将表层好土填入穴底,然后把肉质根捋顺栽入穴内,踏实后灌水,水渗完后拥些松土,以防新芽抽干。

栽苗后2~3周如果无雨,应再灌一次水。土壤结冻前把冬水灌足。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如果土壤干燥应当灌水。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在新芽萌发时,第二次在孕蕾期,第三次在立秋前后,为来年大量开花打下基础。

在华北北部、东北以及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为防止冬季芽体受冻,上冻前应当用湿土在根际上拥起30~50厘米高的土堆防冻。

3.鸢尾(蝴蝶兰、铁扁担)

1.形态特征为鸢尾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壮的根状茎,上面有节,多分枝。植丛高40~60厘米,叶丛生,直立挺拔呈剑形,外层的叶片短窄,中间的叶片宽长,基部抱合叠迭生长。花梗自叶丛中抽生而出,和叶片等长,每枝着花1~4朵,花蓝紫色,花被6片,基部联合呈筒状;外3片大,上部翻卷并具鸡冠状皱折;内3片小,呈拱形。蒴果长圆柱形,3~6棱,内含数粒种子,深褐色。花期5月上旬。

2.习性原产于我国华中和西南地区的高山上。耐寒能力强,地下宿根在东北和西北寒冷地区均能安全越冬。花芽是由地下根状茎先端的生长点在9~10月间分化而成的,来年春季萌发后抽葶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和适度湿润的土壤中生长良好。不耐阴,地下根茎扩展能力强,株丛会逐年扩大。

3.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每隔3~4年必须分栽一次,否则株丛会长得过于稠密而影响开花。春、秋两季均可分株,寒冷地区应当在春季分株。分割地下根茎时,每个分割单位上都必须带有2~3个新芽。大量繁殖时也可将根状茎分割成小段,插入素沙中,待不定芽萌发后再进行移栽。还可播种育苗,3年以后才能开花。

4.栽培和养护鸢尾适合在轻碱土中生长,在酸性土中生长不良,因此,在江南地栽时撒施石灰来中和土壤中的酸。室外定植时株距不得小于50厘米;栽前施些基肥,以后不必追肥。

鸢尾也可盆栽供元旦或春节观赏。盆栽时于10月底将株丛挖掘出来分割上盆,这时根茎上的花芽已分化完成。放在阳光充足的室内,夜间室温不得低于10℃,天黑后用电灯补光5小时,1~2月间即可开花。

还可通过冷藏处理的方法来改变花期。3月上旬土壤解冻后把地下根茎挖掘出来,装入纸箱,放在冰箱内,保持0~3℃的低温进行贮藏。要想让它们何时开花,可提前70~80天取出来上盆栽种。4.蜀葵(熟季花)

1.形态特征为锦葵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茎秆直立,株高可达3米,全株密生短毛。叶互生,表面起皱而粗糙,心脏形,具5~7浅裂,叶柄长,基生托叶2枚。花单生于叶腋间,好似贴在茎秆上生长;花径10厘米左右,有单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黄、粉、红、紫等,还有复色品种。蒴果扁圆形,种子圆片状,呈轮状紧密排在一起,成熟后灰褐色。花期6~8月。

2.变种和品种按照花型可分为单瓣品种和重瓣品种。还有一种丛生品种,它们的植株低矮,多不超过1.4米,丛生性强,花枝多,多为单瓣花,但色彩丰富,花期长,盛夏季节仍开花不断,适合成行成片栽种。

3.习性原产于我国。耐寒力强,地下宿根可在北方露地越冬;要求充足的阳光,耐暑热,怕水涝,对土壤无严格要求。

4.繁殖方法可播种,也可分株和扦插。种子9月间成熟后立即播种,1周后出苗,经一次移栽后定植,来年即可开花。扦插时采地栽植株基部萌生出来的根蘖做扦插材料,插穗长8~10厘米,插入素沙,蔽荫养护,生根后定植。

5.栽培和养护定植后不需特殊管理。生长3~4年后开始衰退,开花不良,最好2年重栽一次;雨季注意排水防涝。矮秧丛生性品种也适合盆栽,但需栽入大盆,每年早春翻盆换土,如果肥力充足,开花也相当繁茂。

5.荷苞牡丹(铃儿草、兔儿牡丹)

1.形态特征为罂粟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状茎,株高40~60厘米。叶对生,为三回羽状复叶,有长柄,小叶具缺刻,上被白粉,和牡丹叶片相似。小花排列在枝顶的细长总梗上,总梗下弯呈拱形,每穗状花10朵左右;苞片2枚,花被4片分内外二层,粉红至鲜红色,内花被细长,白色。蒴果细长,种子细小有冠毛。花期5月。

2.变种和品种在同属花卉有15种,如缝毛荷苞牡丹、大花荷苞牡丹、加拿大荷苞牡丹、奇妙荷苞牡丹……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习性原产于我国东北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带。耐寒力强,不耐高温酷暑,入夏后茎叶枯黄而休眠,入秋后又能萌生新的茎叶。喜疏荫环境,怕直射阳光。要求湿润、疏松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在沙土和粘土中均生长不良。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地栽植株可3年分栽一次,以秋分为好,这样不影响来年春季开花。也可在9月份扦插,成活率极高,来年也可少量开花。还可播种来培育幼苗,3年后才能开花。

5.栽培和养护不需要特殊管理,但必须栽在大树下面或房屋的北侧,在疏荫环境下花期可达20~30天。每年早春萌芽前如能追施一些饼肥则开花更加繁茂。

盆栽时一定要栽入桶状深盆,盆底多垫碎瓦片以利排水。如想春节观花,可在夏季休眠时把地栽植株挖掘出来上盆栽种,然后移入凉爽的室内,使它们提早萌发并抽生新的茎秆;12月上旬再移到有供暖设备的居室内,保持13℃以上的室温,春节前必然开花。花谢后再放回冷室,开春后再脱盆地栽。

6.玉簪(玉春棒、白鹤花)

1.形态特征为百合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地下具粗壮的根状茎。株丛高60~80厘米,叶基生,卵圆形具很长的叶柄;长15~30厘米,宽10~15厘米。花葶自叶丛中抽生而出,上面着花7~15朵,具很长的花筒,花被先端6裂,盛开后展开呈漏斗状,白色,具浓香。蒴果圆柱状,种子黑色,顶端有翅。花期6~7月,夜间开放,白天闭合。

2.变种和品种主要有重,瓣玉簪,香味较淡。同属的植物还有紫萼玉簪和狭叶玉簪。

3.习性原产于我国。为典型的阴性植物,在直射阳光下叶片枯焦,更不能正常开花,耐寒能力强,在我国北方露地越冬。要求湿润、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瘠薄和轻碱。

4.繁殖方法以分株繁殖为主,每隔4年应分栽一次,春、秋两季均可分栽,在生长季节分栽也能成活。大量繁殖时也可在早春于室内播种,然后分苗栽入小盆,蔽荫养护;播种苗生长缓慢,需培养一年后于来年早春脱盆定植。

5.栽培和养护在庭院中应栽在树下或房屋北侧,株距不小于80厘米。定植穴应尽量挖大,然后施入有机肥料,栽后充分灌水。花谢后如不采种应剪掉花葶,以防结实而消耗营养。每年秋末应在株丛周围开挖环形小沟,施些肥料,来年开花会更加繁茂。入冬前应灌足冬水,保持宿根安全越冬。

7.荷兰菊(老妈散、小蓝菊)

1.形态特征为菊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茎细而柔软,分枝多,株高50~100厘米。茎生叶互生,线状披针形,叶基抱茎;基生叶丛生,长圆形。花头顶生,多花组成伞房花序,小花淡紫至紫粉色;总苞片线形,花径2~2.5厘米,舌状花一轮。瘦果小棒状,9~10月成熟。夏、秋开花。

2.习性原产于北美洲。冬季落叶后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宿根均可安全越冬。喜阳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环境,耐暑热。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开花繁茂。

3.繁殖方法荷兰菊的分蘖能力强,地栽植株的株丛可逐年扩大,可挖掘母本分株繁殖。分株可在早春萌芽后长出丛生的叶片后进行,2~3年生的老本,一棵可分成几十棵,裸根栽种也能成活。

4.栽培和养护可地栽也可盆栽。开花前应进行摘心,促使其抽生侧枝来增加花枝数量。每年最好追肥2次,旱季注意灌水,一旦受旱则开花稀少。入冬前灌足冬水,盆栽的可连盆存放在冷室或楼道,来年春季结合分株翻盆换土。

8.金光菊(太阳,菊、九江西番莲)

1.形态特征为菊科落叶宿根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分枝多,全株疏生粗糙短毛。基生叶羽状深裂,裂片5~7枚;茎生叶互生,具3~5深裂,锯齿稀少。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和叶腋间,外轮舌状花瓣6~10枚,长约3厘米,金黄色;花心部位的筒状花黄绿色;花径8~10厘米。花期7~10月。

2.变种和品种同属的花卉植物还有以下几种:

(1)毛叶金光菊植株较矮,全身被粗毛。花心部位的筒状花为紫黑色,舌状花瓣大。

(2)齿叶金光菊茎生叶披针形并具有不规则的牙状锯齿。舌状花瓣12~20片,中央的筒状花紫褐色。

(3)大金光菊株高2米,茎上无毛,叶长30厘米。花梗很长,筒状花圆柱形,褐色。

3.习性原产于北美洲。耐寒能力强,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带可露地越冬。喜充足的阳光,也比较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开花繁茂。

4.繁殖方法可在早春将地下宿根挖掘出来,将其分成数份,每份需带有未萌动的芽体数个,单另栽种,极易成活。如果秋季分株,栽后应灌足冬水。也可播种,4月中旬播种后15天左右出苗。种子落地后可自行繁衍。

5.栽培和养护金光菊的株丛生长迅速,地栽时的株距不要小于80厘米。栽前施些有机肥料,以后不必追肥;如果施肥过多,株丛长得过高,不但有碍观赏,也容易倒伏。盆栽时应使用大盆,每年春季萌芽前脱盆分栽。夏初花谢后如能及时剪掉花枝,秋季环可再次开花。

落叶木本及藤本花木木本象牙红(刺桐、龙牙花)的培育方法是什么?

1.形态特征为豆科落叶灌木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有时可长成小乔木状。老枝上有纵向条纹,幼枝上有三角形利刺。三出复叶具长总柄,小叶亦有柄,阔菱状卵状,长5~8厘米。总状花序长60厘米以上,花序梗粗壮似枝条。单花象牙形,长5~8厘米,宽0.5~0.8厘米,深红色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旗瓣里狭长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的椭圆形,平覆在翼瓣和龙骨瓣上。果为荚果,种子深红色。花期很长,5~10月不断抽生花枝,每根花枝自下而上陆续开花(图106)。

2.习性原产于印度及马来西亚。喜高温和湿润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的气候条件,在华南地区可露地栽培,并呈常绿状态,北方盆栽时冬季入室后常落叶休眠。喜阳光,耐半荫,较耐旱,怕水涝。在排水良好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的沙质土中生长良好。

3.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华南地区于2~3月间剪二年生枝做插穗,截成20厘米一段,按50厘米的株行距插入沙床中,入土要深。萌芽前盖草保湿,第二年3月出圃。北方应进行盆插,用泥炭加素沙做扦插基质,选一年生充实枝条做插穗,截成20~25厘米长一段,沾上泥浆后再插。当年成活后不要分苗,冬季移入有供暖设备的室内,不让它们落叶,来年5月份分苗上盆。

4.栽培和养护木本象牙红具有肥胖的肉质根,在土壤过湿和能气不良的情况下根系容易腐烂,盆土暂时缺水叶片也不会凋萎。因此,在华南地栽时应选排水良好的地段,成株后就不必灌水了。盆栽时应凿大盆底排水孔,盆土应间干间湿。自5月~10月每隔10天应追施一次液肥,可大大增加花枝数量。从苗期开始就应培养30厘米高的一段主干,将其它丛生枝条剪掉,让侧枝从主干上抽生出来。因发枝能力较弱,主干因树龄的增长会越长越粗,树冠上的侧枝能自然稀疏和更新,因此不必疏剪。

园林中常见的植物中是肉质根的有哪些??

山茱萸、木兰属、鹅掌楸、(木兰科的植物多为肉质根)、银杏、金边瑞香 不知道了~只查到这些 -------------------------------------------------------------- 首先呢 其实你所说的 肉质根 大部分为 球根花卉 并且园林树木 一般不具有肉质根 所以主要还是草木本花卉 相对应的 是 宿根花卉(部分宿根花卉也有肉质根 如芍药 八仙花) 球根花卉又可分鳞茎、球茎、块茎、块根、根茎 鳞茎类 有水仙、郁金香、风信子、朱顶红、百合(蒜头、葱头就是鳞茎) 球茎类 有唐菖蒲、慈姑(荸荠就是球茎) 块茎类 有仙客来、球根秋海棠、马蹄莲(马铃薯就是块茎) 块根类 有大丽花、花毛茛(何首乌就是块根) 根茎类 有美人蕉、荷花、睡莲 (莲藕就是根茎) 下面是常见的球根花卉种类 龙舌兰科Agavaceae 晚香玉 百合水仙科Alstroemeriaceae 百合水仙 石蒜科Amaryllidaceae 水仙花 口红水仙·黄大杯水仙 葱兰 韭兰·小韭兰 金花石蒜·红花石蒜 君子兰 网球花 美丽水鬼蕉·镶边水鬼蕉 文殊兰·红花文殊兰 紫娇花 百子莲 亚马逊石蒜 朱顶红 白肋朱顶红 黄垂筒花 血草科Haemodoraceae 鼠爪花 天南星科Araceae 马蹄莲 秋海棠科Begoniaceae 球根秋海棠 美人蕉科Cannaceae 美人蕉 菊科Compositae 大丽菊 蛇鞭菊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大岩桐 艳桐草 长筒花 金红花 仙茅科Hypoxidaceae 红金梅草 鸢尾科Iridaceae 番红花 大花小苍兰 荷兰鸢尾 花菖蒲 唐菖蒲 射干菖蒲 小鸢尾 百合科Liliaceae 郁金香 风信子 地中海锦枣儿 葡萄风信子 嘉兰 百合 麝香百合 白云花 仙火花 小球葱 睡莲科Nymphaeaceae 睡莲 荷花 酢浆草科Oxalidaceae 紫花酢浆草·紫叶酢浆草 报春花科Primulaceae 仙客来 毛茛科Ranunculaceae 白头翁 花毛茛 姜科Zingiberaceae 红姜花 火炬姜 姜花·美丽姜花 郁金·粉苞郁

关于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和木本茎有什么植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肉质根系的落叶苗木是什么

发表评论

HTX交易所Copyright www.xingxingmb.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2020-2023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